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脱贫攻坚有良方 京东福地奔小康 — —清东陵保护区文物保护利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实

时间:2020-07-23 09:14    来源:未知    作者:编辑    点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脱贫攻坚有良方 京东福地奔小康 清东陵保护区文物保护利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实 清东陵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脱贫攻坚有良方 京东福地奔小康
— —清东陵保护区文物保护利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实
 

清东陵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瑰宝。2000年,清东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东陵保护区辖3个乡镇,65个行政村,总面积 152 平方公里,人口约 6.5 万人。近年来,清东陵保护区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突出文物保护这一核心,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做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三篇文章”,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清东陵文物数量多、等级高、分布广,保护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为此,保护区全面实行人防、技防、犬防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四防”安保模式,建立“四级督查巡查机制”,织牢织密文物安全“保护网”,景区景点专、轮值警卫人员达300余人,贫困户老冀就是其中一员。老冀本名冀连友,今年67岁,独自抚养着一个14岁的孤儿,孩子正在读初中,爷俩生活十分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保护区工作人员主动找到老冀,给他安排了工作岗位。

对于贫困户而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石门镇李官屯村建档立卡户高坡家里有6口人,主要劳动力是女婿,但他患有脑出血,他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保护区在落实教育医疗扶贫政策基础上,特意安排老高的女儿到清东陵文管处物业部从事保洁员工作,离家很近,既可以挣工资,又方便照顾家人。

果农向游客展示“长”着“满汉双福”的苹果

保护区在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建设中,引导当地能工巧匠、传统技艺工人参与,培养了一支文物保护工程队,就地就近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建档立卡户冯占虎就是通过参与保护建设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十二五”以来,清东陵保护区共实施了 17 项本体保护工程,8项安防工程、5项防雷工程、4项消防工程,文物保护展示水平与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文物保护基础夯实了,景区环境变美了,清东陵保护区调整运营模式,举办了“震撼的遗珍”“翰墨留香”“清东陵保护史展”“皇陵建筑体验展”“廉政文化启示录”“清东陵百年沧桑历史图片展”等展览,建成“守陵人家”博物馆和官房、裕小“村史馆”,充分展示满族人生活起居民族特色和守陵村落文化生态历史演变过程。通过推陈出新,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清东陵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持续攀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清东陵保护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导景区内村民“背靠大树找出路”“借景生财”,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业,让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压舱石”、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东陵满族乡新立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环境和气候特点,所产的红富士苹果色泽艳丽、口感甜脆。保护区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成功举办“传奇东陵·果‘珍’如此 — —唐山周末·首届遵化新立苹果文化艺术节”,“长”着清朝五位皇帝御笔书写的“福”“寿”字样的新立苹果迅速刷爆朋友圈,成为“网红果”,果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大大提高。“东凌美”苹果合作社负责人刘国柱介绍说,“我们这里带字的苹果不论斤卖论个卖,一个能卖 15块”,新立村共栽植红富士苹果3700亩。

与新立红富士苹果一同打造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还有昌瑞酒庄红葡萄酒和东陵白玉米,保护区鼓励村民规模建设“两红一白”种植基地,通过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指导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了农民的增收步伐。

马兰峪镇金银器加工技艺源于清宫造办处,修建清东陵时,御用工匠随着守陵的王爷来到马兰峪,制作金银祭祀器具,打造金银碗筷、首饰等生活用品,匠人的后代一路敲敲打打300多年,将清代皇家宫廷里的纯手工金银加工技艺传承至今。新时期,保护区注重挖掘皇家文化、宫廷技艺、匠人精神,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启动清东陵 — —马兰峪金银小镇旅游线路,助推金银加工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目前,该镇有金银加工厂30余家,家庭作坊50余家,年加工白银150吨至200吨,年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有2500多位农民从事金银器加工行业。

汤泉满族乡因泉得名,这里泉水四季沸腾如汤,故名“汤泉”。唐太宗李世民赐建“福泉寺”,设立“福泉公馆”。辽国萧太后冬日出巡狩猎,修建“梳妆楼”。清朝定都北京后,顺治、康熙两位皇帝都对汤泉进行了开发,留下了许多建筑遗产和美妙传说。目前汤泉尚存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修建的“流杯亭”、温泉总池和记录当时汤泉胜景的“六棱石幢”。项目是推动精准扶贫最直接、最有力的抓手和措施,保护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2017年成功引进北京金融街控股入驻,投资100亿元对汤泉及上关湖景区约26平方公里进行整体开发,计划利用6至8年时间,打造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古泉小镇、京津冀地区温泉。目前,总投资5亿元的古泉千玺酒店主体工程已经封顶,预计2021年6月可交付试运营,小镇会客厅、商业街等项目都在按进度有条不紊推进。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安排就业1万余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0亿元以上。

清东陵满族乡建档立卡户冯占虎作为文物环境保护员上岗,清扫保护区垃圾。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护区按照“五清三建一改”的要求,狠抓村容村貌治理,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发展了马兰峪金银小镇、汤泉古泉小镇以及裕大、裕小、官房、汤泉等景村融合发展精品片区,马兰峪镇官房、惠营房等一批村庄获评省市级“美丽乡村”。

“背靠大树好乘凉”,保护区“两乡一镇”依托清东陵这一宝贵资源,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快速走上乡村振兴之路,村民收入逐年稳步增长,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东陵裕大村、裕小村利用地处景区中心的优势,重点发展农家院、特色果品采摘等旅游项目,变观光游为体验游,让游客吃、住在农家,领略满族淳朴的乡俗民风,2015年两村被评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 年被评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马兰峪官房村利用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特色乡村民俗游、历史文化科考游等游览项目带动农民增收,2012 年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7年被评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 年,马兰峪惠营房村支部书记周建忠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并受邀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清东陵保护区共有建档立卡户 74 户 124人,2019 年保护区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达9210.62 元,已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今后,保护区将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持之以恒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讲好清东陵故事,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最大限度发挥文物扶贫作用,让旅游“红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温 泉)

 

 
责任编辑:高游

栏目列表
热门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