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万寿岩遗址保护实践
“北京有个周口店,福建有个万寿岩。”
从福建省三明市区驱车约30公里,到达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空旷的平地之间,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孤峰傲然耸立,这便是万寿岩了。
20年前,这处名不见经传的山丘因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而声名鹊起。
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址 填补了旧石器时代考古多项空白
“万寿岩遗址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华南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居住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多项空白,也为闽台史前文化同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三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万寿岩遗址博物馆馆长余生富说,万寿岩遗址的发掘,将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提前到18.5万年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9年9月开始,由福建省博物馆、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三明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三明市博物馆、三明市万寿岩文物管理所等联合对万寿岩遗址进行了三次抢救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万寿岩遗址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科研价值,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均给予高度评价。
万寿岩全景
万寿岩遗址
万寿岩遗址由船帆洞遗址、灵峰洞遗址、龙井洞遗址等组成,共出土四个文化层。地质时代包括,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8至20万年前)、晚更新世早期(距今10万年前)、晚更新世晚期(距今4万年前)和晚更新世末期(距今3万年前)。各文化层均含有大量远古人类制作的石质工具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埋藏在灵峰洞和船帆洞内,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共出土800余件石制品、少量的骨角器和20余种动物化石。灵峰洞属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船帆洞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一座山体上发现了多时期的旧石器文化洞穴遗址,这是福建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目前绝无仅有的。”余生富说。
灵峰洞发掘出土的2块锐棱砸击石片距今20多万年前,船帆洞发现的1个石核和三块石片距今2至3万年,经鉴定,其在技术和类型上与台湾发现的锐棱砸击石片和石核相同。对研究闽台史前文化渊源意义重大。
灵峰洞遗址
石铺地面
内排水沟槽
在船帆洞距今约4万年的地层中,揭露出面积约120平方米的人工石铺地面,地面石质以灰岩为主,无序排列,周围有排水沟槽分布,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容全鉴定认为,船帆洞内的石块层确系古人类石铺地面。“大面积人工石铺地面在我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文物保护与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其为“人类最早的建筑”。
万寿岩遗址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岩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意义非凡。”俄罗斯科学院考古与民族志研究所西伯利亚分所高级研究员雷宾•叶夫根尼说,“这些发现,拓宽了关于古人类研究的视野。”雷宾•叶夫根尼去年12月参加了万寿岩遗址国际学术交流会,会议邀请了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南非、波兰、英国等国家,以及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考察交流。专家表示,考察交流不仅让世界了解万寿岩遗址,也扩大了万寿岩遗址研究的视野。“万寿岩遗址作为科研科普基地,是遗址研究、保护和科普的一个大本营,万寿岩遗址提高学术研究含金量和社会知名度将不断提高。”中国科学院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王秀琴说。
“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
然而,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并非一帆风顺。
万寿岩遗址所在的万寿岩山,为喀斯特地貌。20世纪70年代开始,三明钢铁厂在万寿岩山体上开采矿石,并就地建起石灰石破碎厂、水泥厂、石灰窑厂等,矿山开采严重影响了万寿岩山体。
1998年起,万寿岩遗址所在地村民不断向有关部门提出保护万寿岩山体及洞穴文物古迹殷切希望。
陈蕃发、邓贵凰、王远林、王远耀、王月明被称为“五老叟”,都是万寿岩所在的三元区岩前镇岩前小学离退休教师,时年最大的已有84岁,最小的也有72岁。他们写下《为抢救岩前文物古迹呼吁书》,呼吁社会各界一起来抢救万寿岩。
福建省考古与博物馆学会会长、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作为万寿岩遗址发现与保护工作的亲历者,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三明市政府派人专程到万寿岩实地调查,召开协调会,并下发了《关于岩前镇万寿岩文物遗址保护专题会议纪要》。1999 年5 月,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文物局批转‘五老叟’反映情况的信件,要求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
万寿岩远景
经多方协调,1999 年9 月,经国家文物局同意,考古发掘队正式对万寿岩的灵峰洞和船帆洞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10 月中旬,陆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120 平方米的石铺地面也揭露出来。考古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等多次现场论证,充分肯定万寿岩遗址的重要性。文物考古界泰斗、曾参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工作的贾兰坡先生抚摸着万寿岩出土文物,给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万寿岩遗址为旧石器遗址。当他听说文物保护的困难,立即在鉴定书上题写“这个遗址很重要,必须保护”。
但采矿活动对万寿岩遗址的威胁依然存在。
1999年12月,福建省文化厅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保护有关情况的紧急汇报》。
2000 年新世纪的第一天,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对万寿岩遗址的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一直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他要求,“三明市政府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洞穴遗址群的保护;协调、帮助三明钢铁厂尽快在异地选定新采矿点,做到保护文物和发展生产两不误”,同时,决定由省财政拨款50万元,用于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
时隔不到一个月,1月25日,习近平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保护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意见》上再次批示:“省政府高度重视三明古代遗址保护,已于去年底专题协商,做出初步保护安排。请省文化厅进一步提出全面保护规划和意见。”
三明钢铁厂立即停止了在万寿岩的爆破开采,并异地选定了新的采矿点。随后又将石灰石破碎车间厂房和万寿岩山体无偿划拨给文化部门作为考古遗址公园使用,以当时3亿多元的代价保住了万寿岩遗址这个无价之宝,使万寿岩遗址成为我国众多遗存中最幸运的文化遗址。
科学保护精心守护
“习近平同志对万寿岩遗址的重要指示精神,使我们有了方向、坚定了信心。”郑国珍说。
紧接着,万寿岩遗址保护范围划定了,树立保护标志,印发《关于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成立万寿岩遗址文物保护管理所。“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系统规范地整理万寿岩遗址的记录档案,使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得到有力保障。”郑国珍回忆道。
根据“进一步提出全面保护规划和意见”的批示精神,三明市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三明万寿岩石器遗址保护规划》,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确定了遗址保护利用的总体目标任务。按照《三明万寿岩石器遗址保护规划》要求,制定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方案,保护工程分阶段逐步推进。从1999 年发现至今,万寿岩遗址本体保护工程专项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用于危岩体加固、裂隙封堵、水患治理、人工石铺地防腐等项目。
2017年9月29日,福建省人大常审议通过《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三明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出台的第一部关于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涉及万寿岩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方面面。
2019年5月,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参与调研的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小华表示,《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行为进一步规范,尊重和保护文物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屡禁不止的任意焚烧、燃放烟花、开荒占地等现象大幅减少,基本得到控制;周边企业破坏遗址环境风貌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保护范围内大量矿车过往运输,违章搭盖的现象很少发生。
《条例》实施后,《万寿岩船帆洞、灵峰洞遗址维护检测制度》和消防安全及安防管理、遗址公园风险防范制度等先后制定;三明市市自然资源局调整相关政策,将遗址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予以调出,对保护范围内土地利用进行严格的用途管制。《条例》为更好地保护万寿岩遗址,传承历史文脉,让更多的公众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供了更加充分和完备的法律保障。
同时,三明市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文明单位创建、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范畴,市政府每年对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不定期听取万寿岩遗址保护和公园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落实遗址保护等涉及人财物的相关问题。
保护成果 惠及于民
“洞穴形态的文化内涵、远古人类的重要信息,通过展览图文并茂的展示,让我更多了解到了远古时代先民的生存环境、生活风貌和精神境界。”一位参观万寿岩遗址博物馆的观众留言道。
万寿岩遗址博物馆位于万寿岩遗址旁,2006年11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依托万寿岩遗址专门建立的专题博物馆,也是福建省唯一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
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展厅
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展厅
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石制品、骨器,东方剑齿象、中国犀、虎、棕熊、牛类等哺乳类动物化石……
“海峡两岸的远古家园——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主题展览通过重大发现、沧桑巨变、洞天遗珍、闽台一脉和遗址保护等五个单元,197件出文物,展现了万寿岩遗址的发现发掘过程、考古成果和文化内涵。
洞穴遗址、遗址博物馆、宋代五级涌泉生态恢复区、渔塘溪滨水区……人们在公园游览、参观考古成果的同时,还可“探秘”考古挖掘现场。2019年6月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了。
万寿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于2013年12月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7年12月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福建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园规划用地面积81.5公顷,集遗址展示、科普教育、学术研究和生态旅游于一体。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积极践行‘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促进更好保护’的理念,突出特色,融合发展,努力让保护成果落地落实、惠及民众、服务社会。”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表示,目前,遗址公园全年实行免费向社会开放300天以上,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和社会团体研学活动,免费提供专家咨询和专业讲解,努力扩大对外传播和品牌影响,参观游览的观众和学员团体逾2万人次。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开展并将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建设全国考古学术交流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文旅融合示范基地,打造福建文化特色品牌,构筑福建文化遗产地标,助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文化强省目标建设。
牢记嘱托 不辱使命
持续不断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文化兴,则国运兴。
万寿岩遗址作为古人类文化遗址,在塑魄、育人、兴业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万寿岩古人类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闽人文化、闽学文化、开闽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构建多元文化融合‘文化+’体系。”余生富说,还将以文化传承弘扬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围绕特色文化、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设计开发旅游周边文创产品,积极推动文物保护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将加强万寿岩遗址科学研究工作,制定新的《万寿岩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院进行合作,成立联合考古队对龙井洞进行考古发掘,寻找是否存在古人类化石,进一步厘清洞穴文化遗存埋藏状况及其年代和性质。”余生富介绍道,还将加强对周边的文物调查和发掘,通过对万寿岩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加大对福建地区古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迁徙、技术水平、石器加工工艺、人群互动、环境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拓展万寿岩遗址文化资源,建立以万寿岩遗址为中心的史前文化系列主题。加强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万寿岩遗址的影响力。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
去年10月,福建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将万寿岩遗址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发展”现场教学基地。“我们着力在阵地建设、日常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把基地建设成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现场教学示范基地。”三明市有关负责同志说,充分发挥好基地作用,深化树立和落实“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
“回顾万寿岩遗址这个鲜为人知的远古人类生活场所,从发现发掘到保存保护再到品牌形成,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历程中具有彪炳史册的标志性事件,可以深刻体会到习近平同志当年已然显现的非凡眼界和前瞻理念,他始终如一对保护历史文化的高度自信,并身体力行地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开展文物工作树立了光辉典范,指引了明确方向。”傅柒生说,“我们要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工作成功之路。”(徐秀丽)